原标题:日照市总工会探索在田间地头办“学校”,在车间建工匠教学基地,在“手指”3354建工匠培训平台
“三个课堂”帮助农民工学习技能,成为工匠
“常老师,你觉得我的地瓜质量怎么样?”“常总,我的日销量已经达到200多单了。”这是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总工会工业创作中心经常出现的一幕。常是2019年莒县“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经过多次培训,他开始尝试自己创业,带动身边的农民工创业,成为当地蔬菜行业的“大明星”。
据日照市总工会调查,该市现有产业工人30多万人,其中农民工占78%。如何帮助农民工逐步成长为新时期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日照市始终探索在田间地头创办“农民工学校”,在工匠学院车间建设教学基地,在网上搭建“手把手”的工匠培训平台,让农民工像工匠一样学技术上“三”课。
服务农民工的触角伸向了田间地头。
在莒县,结构性劳动力短缺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难并存。对此,莒县各级工会围绕产业布局和用工需求,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工人创业园培训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资源优势,并建立“农民工学校”,使广大农民工提高素质和技能,促进创业,带来就业。
目前,莒县已建立“农民工学校”40所,组织培训12000余人,实现就业创业6500余人。
在日照,“农民工子弟学校”通过党支部主办合作社牵头龙头企业创办基地联合举办等多种模式广泛开办。按照“你需要什么我就培训什么”的思路,组建由模范人物能工巧匠农业大产业组成的志愿者讲师团,走进坐落在乡村企业田间地头的“农民工学校”,教授和辅导他们的技能。同时采取订单式培养与分类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引入了电子商务花艺月嫂等课程。以技术大赛技能大赛为训练场,考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培养了一批农民工创业带头人,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日照已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110所,600多个教学班,培训学员3.6万余人,技术技能90余项,就业创业1万余人。
在车间里建设工匠教学基地
拥有8项国家专利的安百富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为公司节约了600多万元;李继红设计的扭杆安装器,拥有31项国家专利,解决了困扰行业已久的安装工艺难题.今年5月,日照市公布了第四届“日照工匠”名单,安百富李继红等10名一线工匠荣登名单。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日照市高标准建设的日照工匠学院的培育和选树。
日照市按照“优化布局突出特色资源共享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有门槛的企业中分批建设日照工匠学院教学基地,着力打造工匠精神传承基地工匠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树选基地和优秀工匠创新服务基地。
每年日照总会对优秀教学基地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基地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培训项目和课程,积极提供业务培训在职学习能力提升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等服务。面向所有社会单位和员工,方便员工特别是农民工就近参加培训。目前,日照工匠学院有八个教学基地
为满足农民工和产业工人对技术升级和转化的需求,日照市还建立了创新技术对接和转化服务平台。企业团队和个人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进行合作和技术对接,设立金融在线服务窗口,让成果转化“唾手可得”。针对企业小微技术需求,充分发挥“龚闯”导师和技师学院的作用,为企业和工匠提供技术指导和创新服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