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疫情爆发以来,西宁市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广大市民识大体顾大局,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但仍有一些个人和自媒体在不知全貌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夸大歪曲事实,导致大量虚假信息传播,虚假谣言充斥网络空间,破坏了疫情防控的网上舆论环境,动摇了广大公众抗击疫情决心的信心,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经西宁市网信办核实,现将当前疫情期间网络热点谣言和虚假信息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1.谣言
案例一:很多关于跳楼的传言。
案例二:传言西宁将大面积停水
案例四:丢弃蔬菜谣言
2022年10月24日,网上流传一段关于市民将大量蔬菜扔进垃圾箱的视频。经核实:2022年9月19日,该车车主赵某东种植的蔬菜大量成熟上市,蔬菜因滞销多日而超保。在处理变质的蔬菜时被别人拍下并上传到网络。
二。虚假信息类别
案例五:200元蔬菜包虚假信息
2022年10月23日22时19分,网友发布图片微博称:“菜包:200元,土豆5斤,辣椒1斤半,茄子2斤,黄瓜2斤,蒜苔3斤……白菜8斤,小葱1斤半”。经西宁市市场监管局核实:反映的蔬菜包价按照西宁市发改委10月23日推送的蔬菜政府指导价计算,总价为96.2元。根据《青海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哄抬价格违法行为认定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网帖中表达的行为涉嫌哄抬物价。目前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案例六:环卫工人被封在公厕的虚假信息
2022年10月25日16时许,网友发帖称:“今天出门买菜,看到环卫工被封在公厕里,只有人可以通过窗户送食物进来。太惨了。”经核实,该公厕位于市中心解放巷,共两层,一层为公厕,二层为环卫工人休息室。10月24日,有关部门通报,核酸采样20支混合试管出现异常,其中包括3名环卫工人。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对环卫工人实施局部控制措施,并将其封存在环卫休息室内。经过连续两天的核酸采样,被隔离的环卫工人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同时,封控期间,16名被控环卫工人统一安排一日三餐,无网友反映情况。目前,这16名环卫工人已被隔离在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