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姚洋
说完了长期的情况,我还会说一些短期的经济问题。长期是美好的,但如果不能度过短期的难关,长期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也会说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然后展望未来。
80年代是一个高增长的时代,但高增长是一个比较低的增长水平,动力主要来自农村改革。当时我们也在推城改,但是推的速度不算太快。
90年代进入调整期,主要是解决城市的一些经济结构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问题。我们完成了价格改革。市场决定价格,取消统购统销,取消政府价格管制等。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很多人现在都忘了,中国曾经经历过如此宏大的国企改革。当时我们把80%以上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或者让它们破产。在改革的高峰期,有5000万人下岗失业。那时候,城市居民的生活真的非常艰难。
但是,正因为我们非凡的增长,我们的经济结构出现了一些不平衡。
所以从2010年开始,特别是从2012年开始,我们开始进行结构调整。这种结构调整是干什么的?要让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经停止,我们下一步要以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增长。我们看到,化虚为实已经成为经济的大势所趋,过度的金融化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有一段时间,我们大力发展影子银行,对打破利率管制,丰富整个金融市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金融领域的一些问题,特别是P2P,过度金融化的一些问题。
它的玻尿酸技术有多先进?它排名第二,效率是日本公司的两倍。事实上,赵岩的玻尿酸企业掌握了世界玻尿酸领域最新的全部的技术标准。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公布了546家小巨人企业。
相反,像东亚的韩国,台湾省的比例在上升。事实上,这个结果表明,整个世界的制造业仍然集中在东亚。美国没有衰落,但是美国跑得比中国慢。右边是iPhone的故事,2020年iPhone的情况,各国生产iPhone的中间产品比例。与10年前相比,2010年在中国组装的iPhone中,中国贡献的附加值仅占iPhone总价值的3.6%。到202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5.4%,和韩国持平。由此可见,iPhone的生产集中在中国和中亚地区。看大势很明显。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地位不易撼动。
美国想和中国科技脱钩,也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比如实体清单。确实对我们企业有影响,但是影响不要夸大。因为名单上的企业受到影响,而他们的竞争对手却没有。比如华为受到影响,小米没有。在芯片方面,美国最近通过了一项法案,以补贴为诱饵,将这些芯片制造商引诱到美国,并阻止他们在中国设厂。但是要花真金白银。这些真金白银能做多少事?这个不好说,因为他能出多少钱也不好说。关于CHIP4(美国政府提议与韩国日本和台湾省组成“芯片四国联盟”),意在通过一个以美国为基础的芯片联盟拉拢韩国日本和我们台湾省地区,从而阻断中国大陆的供应链,但韩国已经表示,他们不想成为排他性组织。中美完全脱钩的可能性不大。
短期:上半年经济增速在放缓,消费受到的冲击最大。
1.上半年经济回顾
这是长期的情况,也要看短期。
我们看到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一直在放缓,消费受到的打击最大。我们经济恢复的时候,消费增长很快,但是后来就下降了,尤其是餐饮业,投资比较弱。一季度还好,但是从二季度开始,增速回落,房地产增速直接转负,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恢复,但是不是很稳定。
当然还有一个猪周期的问题。猪肉价格又上涨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规律的东西。但在其他领域,我国的物价上涨没有依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国内消费不足,消费不够,价格上不去;另一家企业开工不足。工作不足,大家就竞争,利用自己的产能。这种情况下,谁敢涨价?上不去。所以不用担心通货膨胀。如果中国的CPI真的达到5%,说明我们的经济复苏了,需求上去了,企业开工绰绰有余了。
现在房地产是最大的问题,下降太显著了。全行业同比下降30%以上。上半年,他们的销售量下降了一半,拿地规模同比下降了60%。一方面是销售不好,一方面是对未来的预期不好,所以拿地规模下降,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我觉得要想客观认识房地产,首先要理性认识房地产行业。我们不要妖魔化房地产行业。
首先,我们来看看国内的房源够不够。很多人说中国的住房足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住房面积增加了19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横向对比,发现我们的生活面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没有美国大。我们去日本,感觉日本的住房是“鸽笼”,但是我们的人均居住面积没有日本大。我们还没有比较过质量,我们的质量比发达国家低很多。
所以两者加在一起,我们的房地产行业不能说已经发展到底部了。此外,地区之间也存在很大的不平衡。一二线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没有三四线城市高,城市也没有农村高。
我们将继续城市化。在未来,到2035年,我们将有大约1.5亿人去城市。所以你看,好像有些地方空置率很高,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房子不够用。
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
任泽平的计算是17.2%,间接贡献大于直接贡献。
房地产是一个长链条行业。房地产不仅涉及钢筋混凝土售房公司等。而且还有很长的下游链条,比如装修家具家电家政服务等。所以我觉得今年上半年以来,消费增速的放缓和房地产的放缓有很大的关系。房地产销售额下降了30%。如果其对GDP的贡献能占到17%,那么其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为-5.4%。
房地产下滑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三条红线。三条红线是指扣除预付款后的负债率不得超过70%。这个房产预付款不能算作你的资产,所以我想把预付款处理好,让你不要再收预付款,这样你的资产就小了。
二是净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100%。最后,现金与短期债务的比率不应小于1。
截至今年6月底,在55家上市房地产企业中,只有24家获得绿色档案,其他都没有完全达标。换句话说,他们的信用应该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我们的货币政策进入了“推绳”效应,你花了很多钱。这些钱没有一个到达实体经济,也就是在我们的金融部门流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地产成了金融减压器。贷款放不出来,要求抵押的人也不多。所以我们看到房贷数量大规模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那么如何改善呢?中央政府现在做的是让地方政府保证交房。地方政府没钱怎么办?它只好去市场融资,让城投债公司发行城投债。
2.下半年经济增长率预测
如何评价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因为上半年的增长是2.5%,对全年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个百分点,所以全年要达到5.5%,下半年的增长就得是8%。
消费是启动经济的关键。
因为消费有直接作用,拉动经济增长。
1.4万亿GDP的经济增长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间接效应被放大。老百姓拿到钱后,他把消费券花掉,他自己也会出点钱花掉。这个影响就更大了。你看,还有一个好处。你发优惠券,大家的信心又回来了。
未来我们的经济能不能赢,一是看我们的房地产下行趋势能不能止住,甚至反弹;第二,我们的消费能不能重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