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高中,小路都过着清廉寡欲的生活。 在数万人的校园里,遇到有缘女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在心里悄悄地掐灭了小火焰。 “学习主要是被学校推着去”。 考上大学后,小路上的弦突然松了,一种朦胧的情愫破土而出。
高中生活的压抑使他渴望独立依恋的感情,学生时代的问题思维影响着他,期望通过课堂找到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答案。
去年10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喻丰开设了“恋爱心理学”讲座。 那场讲座震惊了整个武大,不仅楼梯教室人满为患,通过路口人来人往,窗台上也挂满了学生,现场的照片一度被微博晒出。
讲座中,喻丰介绍了心理学关于恋爱的基本理论,包括恋爱有哪些类型; 他还阐述了爱情是好的还是坏的恋爱,比如PUA (原为“Pick-up Artist”,这里指感情操作)等,爱情是如何开始如何维持结束后该怎么办。 “其实都是简单易懂的介绍”。 喻丰去年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
结束后,喻丰也被学生包围着,“应该坦白吗? ”有很多问题。 “你是怎么从上一场恋爱中出来的? ”喻丰预计这次讲座会很受欢迎,但现场的气氛超出了他的期待。
小路没能听那个讲座。 令人遗憾的是,在选修新学期的课程时,他特意选了喻丰讲授的专业“普通心理学”,但上了几次课后,他感到了与预想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还没有涉及恋爱”的差距。
小路还“抢”进了另一门关于两性感情的通识课,选修这门课的同学告诉他,有与异性拥抱的小组作业,“社交距离”小路觉得自己做不到。 另外,他听说老师期末得分不高,就退了这门课。
在大学里,恋爱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恋爱是刚需。 ”一位恋爱邮件导演这样说。 “7天情侣活动”“告白墙”等,很多高校都有学生社团搭建的婚恋交友平台,在校园里有相当多的日活量。 但另一方面,爱情困扰着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婚姻课程,永远位居最难被剥夺的课程之首。
需要什么样的感情教育?
曹天宜一直在想,也许上课也可以搬到恋短信里去。
去年,一名学生向喻丰讲述了武大学生拍摄校园爱情短信的事。 喻丰开玩笑说自己可以作为工作室嘉宾评价,但这隔空的呼声传到曹天宜那里,她很高兴,决定马上向喻丰发出邀请。
10月11日下午,喻丰出现在武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二楼演播厅。 在观察室里,喻丰从专业的角度发表了很多意见,比如“MBTI其实是伪科学”“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通过表现你和对方的相似性和对对方的赞美来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这是快点获得好感的方法”等。 “在恋爱的开始,相似性非常重要。 特别是心理品质的相似性。 “互补性其实很难让两个人长久相处。 ”
本期节目上线后,曹天宜看完数百条评论,少数评论有点碍眼。 “不在学校做学术就做这些虚浮的脑袋有意思吗? ”这当然不是只针对武大的差评,几乎所有受访的高中,特别是名校的恋爱短信都遇到过类似的批评。
拍摄了第一季的校园恋邮件后,曹天宜收到了“取经”的私信。 对方是某985大学的学生,他们打算拍摄自己学校的校园恋爱邮件。 曹天宜很喜欢那所学校,她热心分享拍摄经验和建议。
当曹天宜再次听到那条学校恋情短信的消息时,他们的先导电影在微博上热播了。 飞行员电影拍摄得非常精致优美,曹天宜很羡慕。 “光是飞行员电影就有这么高的热度。 ”但是很快,这个学校的恋爱邮件就“流产”了。
这些争论和困难的背后,是爱情短信在校园里起着怎样的作用,大学生需要或者需要什么样的情感教育。
“我们从小就不擅长感情教育。 ”刘阳认为,情感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独立人格的教育,是两个独立平等的人格产生情感。 长期以来深受大众流行文化的追捧,爱情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意义,这种社会观念是培养独立人格的最大挑战。
“大学教育当然不仅仅是学分教育。 教育需要教具。 校园里的一山一草一木是教具,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情感教育不是教人解题,是不能以单位实现的。 给年轻人提供体验,可能得看一些。 ”刘阳说:“教育和启蒙的功能是打开人。 ”。
刘航慢慢地尝试着这个变化。 过去,无论是发爱情短信看爱情短信还是普通约会,她都觉得自己是开启上帝视角的观察者,在“爱情大脑”的极端反面,过于疏离理性。 最近,她报名了平台恋爱邮件。 “我想在那种环境下,你会发出想爱上自己的信号。 我想试试。 ”
担心“不太会说话”的小路看完第一期的节目后说:“没关系。 拍了第一次之后,变得很轻松。 ”他把这次经历当成勇敢的自我暴露,是否获得爱情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在其毕业前制作的名单中,除了参加恋爱邮件,还“参加金秋的舞台,获得奖学金,参加班级干部的竞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