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翻译成德国,为什么西方大国的中译名都挑好听字眼起?
中国是一个仁义礼仪的囯度,中国人也很善良,愿意拿别人往好的方向去想,所以很多时候都超浪漫。例如美国鬼子,美国人是世界上最不地道的国家,他们喜欢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好事不干,可坏事做尽。但中国人给美国取了一个世界上最好听的名字——美国!就是希望美国人能够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但美国人根本就不愿意理解这番美意,依然我行我素,不给好心的中国人一点点面孑!一九九八年五月误炸(其实是有意炸)炸中国驻南大使馆,使我们三位兄弟姐妹牺牲在异囯他乡。他因为一包洗衣粉就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致使百万伊拉克人流离失所!利比亚,叙利亚、阿富汗都在美国人的铁蹄下艰难生存!美国人美吗?不!他们一点都不美!他们甚至坏透了!德国人讲”德”吗?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发动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致使上亿人死于非命!尽管后人勃兰特华沙一跪,感动了全世界。但想起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让人心有余悸!我们中国人都有着观音菩萨心肠,很喜欢也很愿意拿人往好处想,即使杀了人也希望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愿意当鬼,不愿意成人。美国人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们说的话不仅要看他们怎么说更要看他们怎么做!
英国这三个国家都是日耳曼人?
说起“日耳曼人”,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二战中希特勒鼓吹的优秀种族论。其实,除了德国人,日耳曼人还有20多个分支。从罗马帝国时期,日耳曼人的大量涌入算起,时至今日,日耳曼人已经成为了欧洲的代表民族。
日耳曼民族与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时期,强大的罗马人几乎统一了半个欧洲,除了罗马人外,存在感爆棚的还有“三大蛮族”: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凯撒时代,日耳曼人已经在莱茵河以西定居下来,做起了罗马帝国的邻居,故事也由此开始。
(日耳曼人武器是长矛)
一山容不下二虎,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相处,自然不是风平浪静。公元前12年,罗马帝国在莱茵一线集中了30万兵力,开始向日耳曼部落发起挑战。
罗马军队的强大不用多说,可日耳曼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战争初期,罗马军队遭到了日耳曼人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训练有素的军队面前,日耳曼人犹如一盘散沙。经过10余年的battle,罗马帝国成功征服了大部分日耳曼部落。
(罗马人与日耳曼人的战争)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罗马帝国的陨落,日耳曼人等来了他们的高光时刻。从公元4世纪到6世纪,日耳曼人开始了长达两百年的迁徙之旅。
或许是被罗马军队打怕了,日耳曼人逐渐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所以当这次日耳曼人卷土重来的时候,已经不是当时那个任罗马人欺负的蛮族了。
在日耳曼人的冲击下,西罗马帝国亡国,欧洲大陆也从此进入了日耳曼人时代。
(日耳曼人相关图谱)
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众所周知,日耳曼民族迁徙的原因是欧洲匈人的入侵,但其根本原因是由日耳曼的社会需求所决定的。早在匈人西征前,日耳曼人就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向罗马帝国渗透。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更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占据着原罗马帝国的领土。
公元419年,西哥特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同下,汪达尔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法兰克人、勃艮第人均为日耳曼人)以土鲁斯为中心,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初,西哥特王国扩展到西班牙境内,这也是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的第一个王国。
(粉色为西哥特王国鼎盛时期)
有了第一个,就有无数个。公元439年,汪达尔人漂洋过海远征北非,以迦太基为首都,建立了汪达尔王国,结束了罗马帝国在北非长达500年的统治。
与此同时,盎格鲁—撒克逊人越过北海,去到早已被罗马帝国放弃的不列颠岛,公元5世纪中叶,七个盎格鲁—撒克逊王国被建立起来。勃艮第人则占据了高卢东南部,法兰克人于公元420年,渡过莱茵河,占据高卢东北部,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盛极一时,后来瓦解为现在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
就这样,之前统一的罗马帝国领土好比蛋糕,被分给了日耳曼各部落。
(日耳曼民族建国)
既然都是日耳曼人,为什么语言会不同?言归正传,搞清楚了日耳曼民族的迁徙,我们再看问题:法国、德国和英国都是日耳曼人,为什么语言会不同?
首先,法国人不是日耳曼人,法语不是日耳曼语
从现欧洲的日耳曼人口占比可以得出,德国第一,英国第二,至于法国,实际上日耳曼人比例是非常小的。
(德国日耳曼人最多,英国次之)
虽然法兰克王国是日耳曼人建立的帝国,但准确来说,当时法国和比利时是凯尔特人的聚集地,后来罗马帝国占领高卢后,又有大量的罗马人移民进来。
所以,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后,也开始学习拉丁语,渐渐地高卢境内的法兰克语(日耳曼语一支)被拉丁语同化,演变成了现在的法语。
(法兰克帝国极盛时期)
英国和德国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为什么语言不同?
语言是分成语系的,日耳曼语属于印欧语系。按照语言学家的分类,日耳曼语可细分为三支,即北支(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等),西支(英语、德语、荷兰语等)和东支(哥特语,现已灭绝)。
既然同是日耳曼语,为什么会不同?这个也很好理解。原本统一的语言,由于历史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会分裂为差别明显的几支,从这些分支中又发展出各种独立的语言。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我们的母语汉语,和藏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但汉语和藏语也是有明显的区别。
(日耳曼语分布)
万变不离其宗,别看英语和德语不同,其实是非常相近的,学过英语的同学,再学习德语,会容易很多。换句话说,英语和德语就像两个亲兄弟,而法语则更像表兄弟。
关注“全历史”
在这里
文明脉络随心玩转,关系图谱任你来盘
世有万象,史有千面
换个角度看世界!!!
而意大利却没有译成意国?
很直接的原因是,意大利不算那种世界强国!
曾经有人也这么叫过,不过没叫开,毕竟,相对而言,意大利从近代以来和咱们打交道就少,对中国的影响更小,随着意大利国际地位一降再降,也就没人刻意去简化称呼了。
早期中文翻译国名,因为那时候的读书人思维习惯,命名比较在意!基本全是用谐音表意,尽量信达雅,后来随着白化文推广,更因为和列强打交道增多,既为方便,也因为了解了西方人,知道他们对这些表面文章并不在意,也就渐渐随意起来。
为了称呼和书写方便,慢慢简化出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俄国,甚至私下直接都代以老美、老法、老德这种称呼,大家也都能懂代指的谁,也证明这几国在中国当时的影响力!
其他二三等列强如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在中国影响力微乎其微,且打交道的机会也少之又少,用到的机会也不多,也就没有被简称的必要,自然不用刻意再简化,久而久之,到今天也就成了习惯了。
唯一不一样的是俄罗斯,苏联解体后,之所以不再称俄国,而用古称俄罗斯,恐怕也有和沙俄时期区别对待的意思。
德国汉堡为什么要叫汉堡?
因为叫汉堡是中文翻译过来的。德国有很多城市以“堡”结尾 ,如弗赖堡,纽伦堡,沃尔夫斯堡, 德国汉堡Hamburg与我们吃的汉堡Hamburger翻译成中文一样纯属巧合
关于【为什么翻译成德国】和【为什么西方大国的中译名都挑好听字眼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