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翻译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爱媛翻译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张冠尧翻译怎么样(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的中文译者是谁)

时间:2023-03-11 作者:admin666ss 点击:7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张冠尧翻译怎么样】,以及【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的中文译者是谁】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张冠尧翻译怎么样,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的中文译者是谁?

1963年,《高老头》,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高老头》,韩泸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1993)2001年,《高老头》,周宗武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高老头》,张冠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高老头》,王振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高老头》,柳建营译,中国对外翻译2006年,《高老头》,林一鸣译,国际文化出版2006年,《高老头》,薛芳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高老头》,姚青霞译,广州出版社2009年,《高老头》,王冬冬译,哈尔滨出版社2010年,《高老头》,郑克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高老头》,王丽丽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高老头》,钱治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高老头》,管筱明译,桂林漓江出版社

红与黑郝运罗新璋张冠尧谁的译本最好?

关于《红与黑》的译本至少有十几种,到底哪个最好?说实话,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确实不好说,本题所列的这三大翻译家的译本也基本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很难说长论短。但,既然题意有要求,也只能斗胆将三位译本的风格略说一二,以便抛砖引玉,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万望大家海涵。

郝运(别名:郝连栋、祁蒙):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法语文学翻译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民进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

张冠尧翻译怎么样(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的中文译者是谁) 热门话题

曾任上海平明出版社、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性译作有司汤达小说《红与黑》《帕尔马修道院》等。2015年荣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19年6月10日,郝运逝世,享年94岁。

郝运的《红与黑》译本比较近似直译,比较接近原文。语言叙述比较朴素、平实,很少有华丽的辞藻。尤其是在名词之前,总爱加很长的定语,显得有些啰嗦,沉长,似乎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许更能体现司汤达的白描手法。

罗新璋: 1936年生于上海,北大西语系毕业。曾在国家外文局《中国文学》杂志社长期从事中译法文学翻译工作,198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译有《特利斯当与伊瑟》《列那狐的故事》《红与黑》《栗树下的晚餐》及《不朽作家福楼拜》。

罗新璋的《红与黑》译本,字里行间都能够看出其文学底蕴:遣词用句,古雅、凝练。但,似乎文言气息过于浓厚,甚至时有晦涩难懂之处。

我认为,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外国文学自有其别样的味道: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渊源。自然也催生出不同的文学思想。然而读罗新章译本好像在读一部白话了的中国古典文学,时常忘记这是一个由法国人写的,发生在法国的,讲述法国阶级分化的故事。

张冠尧:(简介略)

张冠尧的《红与黑》译本似乎取郝运忠实原著、不追求文词堆砌的长处和汲取罗新璋的辞藻丰富、具有一定文采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郝运叙述过于平实、啰嗦和罗新璋将法国作品用中国古典风格取代的缺点。

所以,我认为《红与黑》这三位翻译家的译本当属张冠尧的译本最好。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感,如有不同见解非常愿意听取,本人不做辩解。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我非常尊重翻译家,借此机会,感谢他们对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正是有了这些译者,那么多外国文学才得以呈现在普罗大众面前。

我是文友如林,感谢关注,欢迎点评!

关于【张冠尧翻译怎么样】和【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的中文译者是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标签: 翻译 张冠尧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