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技起源于清末,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中新网沧州7月17日电随着两斤多铜錾的不断敲击,黑色花岗岩石板上留下平滑波纹,逐渐形成船舶掠过水面的痕迹,船、楼阁等画面形象也逐渐丰满起来。
[今日新闻]
17日上午,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某工作室,河北省级非遗项目石影雕刻技术代表传承人方士英正在精心创作石影雕刻版《千里运河图》北京段景象图。作为河北省吴桥石影雕刻技术的第五代传承人,方士英表示,这是第一次以石影雕刻的形式描述大运河两岸的老桥、文化艺术、风光地貌和百姓生活景象。
方士英介绍,石影雕刻采用钢锥、铜錾等工具在黑石板上敲击,以深度不同的“点”,勾勒出层次鲜明、形象逼真的黑白灰画面。该技起源于清末,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近两年来,随着大运河的修复,运河两岸重现了昔日的盛景,从去年开始,通过石影雕刻的技术,开始构想‘刻盛世长河,留下新时代的印记’。”。方士英说,她花了半年时间考察大运河,完成了基础的图纸设计,今年初正式开始创作《千里运河图》。
方士英介绍,《千里运河图》由八方石板组成,每一块石板宽60厘米,长120厘米,选取大运河沿线的北京通州、天津三岔路、山东台儿庄、江苏扬州等8个典型场景,通过不同点,展示明代、清代、民国、现代等不同时期的运河风貌。
目前,《千里运河图》河北部已建成,描绘了源于运河的武术、杂技等艺术形象,以及沧州铁狮等沿线标志性风物。方士英说,目前她正在雕刻北京的部分,整个雕塑预计明年年底全部完成。
发表评论